拾穗者
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可播放- 又名:拾穗者与我(港) / 艾格妮捡风景(台)
- 主演: Jean La Planche 博登·利特南斯基 阿涅斯·瓦尔达 François Wertheimer
-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 类型:纪录片
- 地区:法国
- 年份:2000
- 语言:法语
介绍:欢迎在线观看由 Jean La Planche 博登·利特南斯基 阿涅斯·瓦尔达 François Wertheimer 等主演的纪录片片《拾穗者》, 别名:拾穗者与我(港)、艾格妮捡风景(台)、同是天涯拾荒客、我和拾穗者、拾荒者, 影视集合第一时间为你提供《拾穗者》,如果你喜欢《拾穗者》请把它分享给的朋友,有您们的支持我们会做的更好。祝你观片愉快! 剧情简介: 1998年12月至1999年4月,年过七旬的阿涅斯·瓦尔达带着数码摄像机在**的城市和乡村“闲逛”的过程中,拍摄了一些关于当今****拾荒者们的影像:流浪汉和生活贫困的人为维持生计拣拾**生活必需品,艺术家们从废铜烂铁堆里寻找创造艺术作品的原料,喜欢拾荒的人的动机是出于反对浪费的品德。除了拾荒,影片还有一条游离于主线之外的副线,表现了一些表面看来与拾荒毫不相干、其实关系密切的人和事,比如采访一位兼做心理医生的葡萄园主,与发明电影的先驱者之一马莱的后代谈论电影问题。此外,本片还是一幅影片作者的自画像,瓦尔达不时从镜头后面走到镜头前面,即使当她在镜头后面时也有意地适度表现自己,而且有些镜头是她亲**摄的。 这部受19世纪**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启发而拍摄的纪录片,描绘了**当今**的拾荒者形象。在瓦尔达看来,形形**的拾荒者大致分为三类:“有些人拾荒... 看最新电影上影视集合影院(www.ysjihes.cc)
- 播放列表
- 内容介绍
- 网友热评
- 云播TP
云播TP线路支持手机、电脑在线观看,无需安装插件
资源下载
抱歉!【影视集合】暂时没有为您收集到下载资源,请您继续关注!
猜你喜欢
持摄影机的人
Mikhail Kaufman
纪录片
1929/苏联
9.1
夏日纪事
玛索琳娜·罗尔丹·伊文思 玛丽卢·帕罗利尼
纪录片
1961/法国
8.1
达格雷街风情
阿涅斯·瓦尔达
纪录片
1976/法国
8.6
艾格妮捡风景:两年后
阿涅斯·瓦尔达 Bodan Litnanski Macha Makeïeff
纪录片
2002/法国
8.4
日月无光
Amilcar Cabral 弗洛朗丝·德莱 阿丽尔·朵巴丝勒
纪录片
1983/法国
8.5
家乡的消息
香特尔·阿克曼
纪录片
1976/法国 比利时
8.0
墙的呢喃
朱丽叶·贝尔托 马修·德米 Judy Baca
纪录片
1981/法国 美国
8.2
脸庞,村庄
阿涅斯·瓦尔达 让·热内
纪录片
2017/法国
9.1
阿涅斯的海滩
阿涅斯·瓦尔达 简·伯金 夏洛特·甘斯布
纪录片 传记
2008/法国
9.0
走近蓝色海岸
罗杰·科吉奥 Anne Olivier Jacopo Nizi
纪录片 短片
1958/法国
8.6
哪吒之魔童闹海
吕艳婷 囧森瑟夫 瀚墨
剧情 喜剧
2025/中国大陆
8.5
老师,别哭
董钒 王浩宇 张熙唯
剧情
2023/中国大陆
很同意短评里说的 瓦尔达的纪录片是有爱的电影 只有以爱为出发点电影才能真的-看-到超越拍摄者自己的世界 只有爱可以打开自己放下自我去让世界和他人**影像。这是很多自诩**的纪录片导演没能做到的 更多人要么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要么把自己的情绪伪装成影像 本质上都是巨婴与无脑叛逆青少年。你会发现 爱与童真很可能都需要后天养成而绝不是人生来就有的 把童真叫做童很可能是成年人为自己的糟糕心智之成长所找的借口 把一个自己没能习得的能力归为所有人都会丢失的过去。另外 瓦尔达的特质让她的可爱举动与物件选择避免了小资文青的腻感。她不拾穗而拾拾穗人
我不知道瓦尔达如何做到的,但她的纪录片永远有一种独一无二的魅力,来自她宽厚悲悯的胸襟、谦卑和煦的善意和孩童般充满创意趣味的视角。她有独特的节奏,走在现代快节奏的后面,走在贩卖焦虑的反面,她的影片捕捉和呈现一种“成功模式”外的生活状态,让被当代物质焦虑**的人,看见这背后的冷漠和出口,放下焦虑和驱赶:物质不是本质,生活才是。
本条目下的长评第1篇写得很好,一个优秀的纪录片导演只有热爱这片土地及在上面生活的人民才可以使得自己的画面更加充满感情,而不是单单通过展现自己的反骨来博得美名,毕竟抱怨总是轻松的,如何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设性意见才是更有意义的。新**的瓦尔达**已经到了****不逾矩的年龄了,拍起纪录片来更加游刃有余,用拾穗者来比喻**拾荒者已经无比浪漫且充满情怀了,心形土豆和没有指针的时钟更是神来之笔,处处透露着一个**导演的审美视角。更重要的是,瓦尔达没有局限在对贫穷的拾荒者简单的记录而获得那种廉价的悲悯,而是将镜头对准了更多形形**的拾荒者,或者说拾穗者,捡起来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艺术品,还有**趣味,也没有陷入对消费主义的低级批判,反而尝试与农场主超市法官等有产者进行沟通,相对全面地展现和表达,难能可贵。
像用电影来写散文,**好像随处都是风景,随地都可以用来作画!电影是想象的艺术,纪录片是当下的发声。如果认为生活很无聊的人,随意找个主题拍纪录片应该顿时会有趣起来。印象深刻的是,你愿意和扫垃圾的人握手吗?
瓦尔达少女心爆棚,真的太好玩儿了~ 极富人文主义关怀,试问现在哪个导演还会去拍捡垃圾的,就算拍了,谁会把他们和艺术扯上关系,就算扯上关系,谁会拿拾穗者这样一个诗意的名字称呼他们?
开始放映之前老太太先说明了自己出镜的原因,大概是不想让观众觉得她躲在摄影机后有一副“救世主”的怜悯面庞。谁知道影片里可爱的老太太出镜如此*繁,红白的头发,皱纹密布的手,用手作圈框住车窗前一辆辆的卡车,用漏水的天花板作画……这样精怪的片段冲淡了拾荒者悲惨严肃的理由,成全了导演的意图
弯腰或许是为生活所迫,或许是艺术创作,或许只是一种喜欢;拾起的是古朴永恒的物质,是不经意流逝的时光,是人生的景致与况味。“与具象事物相处的能力是人类学会如何与自身世界相处的起点。摄影在这里成为了一种生命的打捞、重建与救赎。”何惧一双残损的手掌,只要心灵涤净,马铃薯堆里有一颗颗心。
瓦尔达的电影也探到了装置艺术的境界,媒介自反,以及电影的发生。看似随意,实则剪辑极为精细,缓缓推进主题。对消费社会的批判和对底层的关注并行,片中说唱音乐是老太太自己唱的!心形土豆是点题之笔。没有指针的座钟绝对是本片最亮的一点。
被迫拾荒的人值得怜悯,主动拾荒的人令人尊敬。而最可爱的还是瓦尔达本人,这个老顽童一样的老太太。
怎样才是一部好的纪录片?DV记录,瓦尔达说这些新式小巧的摄像机,数码相机,稀奇古怪的样子,他们的效果就是*闪观测仪,自我陶醉。她拍自己梳头的样子,还有她的手。不不,这不是精神错乱,这不是失望,我的敌人不是晚年;即便是在晚年,我的朋友还活着。我的头发和我的双手告诉我生命已到尽头。-然后是我的手,分享它可怕的皱褶,感觉自己像动物,却糟糕的不知道是何种动物。很多卡车,是我们小时候很喜欢的,我们超过它们盯着它们看,在路上捕获它们。只需要把事情大量拍下来,加上逻辑剪辑主题自白。像心型马铃薯一样简单。